(一)辨证分型
1、胃气不和,食滞不化:
症状:发病急,病程短,常饮食不节,暴饮暴食而致。表现胃脘胀疼、拒按、恶食欲吐,嗳腐酸臭,吞酸。或有身热、面赤、便干、尿黄,舌苔厚腻,脉滑数。
病机分析:本证常由饮食不节,暴饮暴食而引起,嗜食无度则停滞,滞热互阻中焦,胃气失降,故胃脘胀痛、拒按,恶食欲吐,嗳腐酸臭,吞酸。胃失和降,腑气不行,大肠传导功能失调,而便干,尿黄。积滞不去,郁而化热,故身热面赤,舌苔厚腻,脉象滑数。
2、肝郁气滞,胃失和降:
症状:胃脘胀满,疼痛连及两胁,胸闷嗳气,反酸呃逆,因气怒时,则痛加重。苔多薄白,脉沉弦。
病视分析:并由情志不遂,肝郁气滞,肝气横逆犯胃,故胃脘疼病。气为游走,胁为肝经脉所过,故脘痛连及两胁,由于气机阴滞,胃失和降,胃脘胀满,胸闷嗳气,反酸呃逆,舌苔薄白,脉沉弦为肝郁之证。
3、中阳不振,脾胃虚弱:
症状:此型属虚寒型,主证:胃脘隐痛,喜热喜按,痛在空腹,得食则缓,呃逆泛酸,或呕吐清水,面色少华,畏寒肢冷,神疲乏力,大便溏簿,舌淡滑润,脉虚软或沉细缓。
病机分析;脾寒胃弱,纳食不多,运化迟缓,故胃脘隐痛。胃中有寒,呢逆泛酸,呕吐清水,喜热喜按,寒气稍散,痛亦见减。脾主四肢,阳虚不能温养,则四肢欠温,神疲乏力。脾阳不振,后天不继,故面色白而少华,舌淡滑润,脉虚软或沉细缓。
4、血行不畅,胃络淤阻:
症状;胃脘刺痛,痛有定处,拒按,食后加重,或吐血,便黑,舌质紫暗,或有淤斑,脉涩。
病机分析;血淤有形,故痛如针刺,有定处而拒按。血淤日久,络脉损伤,则呕血,便黑。痛多发于食后,因食与淤并。舌紫暗,有淤斑,为淤阻血行不畅之证。
5、胃阴不足,虚热内扰:
症状:此型属阴虚型,临床少见。空腹时胃脘痛甚,口干欲饮,嘈杂纳少,手足烦热,心悸寐少,大便干,舌尖红,脉细数。
病权分析:胃阴不足,虚火上炎,故口于欲饮,嘈杂纳少。胃阴虚,空腹痛甚。阴虚内热,则见手足烦热,心悸寐少,大便干,舌尖红,脉细数。
(二)中西医结合辨证提示
1、复合性溃疡在静止状态下一般不发病。常因饮食不节,暴饮暴食而诱发。此型多属慢性病急性发作。中医辨证多为胃气不和、食滞不化,即食滞型。
2、复合性溃疡或幽门梗阻,或早期癌变,无明显呕吐、出血者根据临床症状轻重不同,多数辨证为肝郁气滞型咸血淤型。
3、多年复合性溃疡,喜热,得食缓,喜按痛减,或大量出血控制后,溃疡术后,根据临床症状不同,多数辨证为虚寒型,属中阳不振,脾胃虚弱。
4、复合性溃疡出血、幽门梗阻,癌变,溃疡穿孔后腹膜炎症状消失,根据中医临床症状,多数辨证为血淤型。属血行不畅,胃络淤阻,另外,也有一部分属肝部气滞型。
5、消化性湿疡及出血,幽门梗阻,长期呕吐,出现脱水,电解质紊乱,根据中医辨证多数属气阴两虚型,属阴津大伤,气随阴脱之证。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ukfmi.com//mjcczl/161.html